close
洋行是鴉片戰爭前,清廷特許在廣州經營對外貿易的行號,也是近代外國商人在中國設立的企業機構。英商德記洋行創建於清同治6年(1867年),位於當時安平的海頭社,大多從事鴉片、樟腦、砂糖等大宗貨物交易。宣統3年(1911年)在安平的洋行都關閉後,日人將它改為鹽業會社,臺灣光復以後,再改為臺南鹽場辦公廳舍,民國68年,市政府將德記洋行收回並整修,做為臺灣開拓史料蠟像館。
英商德記洋行,與先後建立的怡記、和記、東興、唻記,合稱安平五大洋行。洋行建築因為多數採用西方建築,所以視覺上有別於傳統的閩南風格建築。此外,它們也是台灣與西方貿易的歷史證物。
後面的安平樹屋最初為洋行倉庫,推測最早應建於十九世紀末及日治初期,作為「大日本鹽業株式會社」出張所倉庫,現況規模即為日本人增建。
光復後改為台鹽倉庫,曾一度荒廢任由榕樹寄生,經過半個世紀,形成特有的屋樹共生奇景。安平樹屋的奇景,引發藝術家的創造意念,在經費的支持下一度進駐其間。後因活動終止,樹屋再度閒置,直到被列入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區的整體規劃中,經過專業的規劃,於2004年底整修,提供木棧道讓人穿梭於樹屋之間,形成特殊的地景建築,帶著一種童心的想相及探險樂趣的空間,重現於世人眼前。
文字資料來源:
http://anping.tncg.gov.tw/tour/tua_01.jsp?ID=5&Lang=C
http://anping.tncg.gov.tw/tour/tub_01.jsp?ID=16&Lang=C
全站熱搜